欢迎访问丰收网,丰收网是武汉瑞安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旗下门户,网站创办至今6年服务于广大种植户 农资经销商 农业企业 24小时官方服务热线:400-163-9892

农技

烟草野火病(图文)

发布时间:2016-10-26 浏览次数: 作者:匿名 录入者:lijianqiang

一、发生为害特点

1.病害分布及为害程度

野火病是一种世界性病害,我国各烟区均有发生,以河南、山东、辽宁、黑龙江、吉林、云南、贵州等省发生严重。该病主要为害烟株叶片,造成叶片迅速干枯,对烟叶产量和质量影响较大。

2.病害类型

属风雨传播的细菌性病害。

3.难防指数★★★★

4.难防原因

(1)病原菌能够产生野火毒素对寄主的破坏性强;

(2)缺乏抗病品种,大多数品种感病;

(3)缺乏有效药剂,抗生素类药剂被限制使用;

(4)一些烟区难以实施轮作等农业防治措施。

二、诊断要点

1.为害部位

该病主要为害叶片,也能侵染花、果和莲。

2.症状特点

野火病多发生在烟草生长中后期。叶片染病初产生黑褐色水渍状小圆斑,后逐渐扩展,周围有较宽的黄色晕圈,中心呈红褐色坏死,严重时病斑融合成不规则大斑,并有轮纹。病斑易破裂脱落。茎、花和蒴果染病形成不规则小斑,初水渍状,后变褐坏死,病斑较多时,可导致花、果因坏死腐烂而脱落。茎部病斑多凹陷,黄色晕圈不明显。

烟草野火病 1.jpg

图 1 烟草野火病


烟草野火病 2.jpg

图 2 烟草野火病


烟草野火病 3.jpg

图 3 烟草野火病


烟草野火病 4.jpg

图 4 烟草野火病


烟草野火病 5.jpg

图 5 烟草野火病


3.病征

天气潮湿或有水滴存在时,病部溢出污黄色菌脓,干燥后形成污白色菌膜。

三、病原特征

病原为丁香假单胞菌烟草致病变种 (Pseudomonas syringae pv. Tabaci),属细菌。菌体为短杆状,无荚膜,不产生芽胞,革兰氏染色阴性,单极鞭毛1〜6根。病菌最适发育温度为29〜30℃,最高为32〜34℃,最低0〜2℃,致死温度为49〜50℃10分钟。野火病菌能产生野火毒素,造成植株组织中毒,形成似火烧症状。

四、发生规律

1.侵染循环

野火病菌主要在病残体及带菌种子上越冬,在田间杂草及禾本科作物根部存活的病菌也可引起初侵染。在田间病菌主要靠雨水或露水传播, 昆虫也可传带病菌。病菌经叶片气孔或伤口侵入,引起发病。经初侵染发病后病部产生的菌脓,再通过雨水冲溅扩散引起多次再侵染。研究发现,病菌必须在叶片湿润,气孔中有水时才能侵入。

2.发病条件

病害发生主要与气候条件、栽培条件与品种抗性有关。病害发生的适宜温度为28〜32℃,适温条件下,降雨多、土壤湿度高、大气湿度饱和,就会导致野火病严重发生,特别是暴风雨后易造成病害大流行。在高氮低钾的条件下,易导致烟株感病。连作地比 轮作地发病重,连作年限越长,发病越重。不同烟草品种对野火病抗性有一定差异,种植感病品种是病害流行的主要原因。

五、防治技术

1.选用抗病品种

比较抗病的烤烟品种有G80、广黄55、益延1号等,抗病的白肋烟有白肋21、Kyl2、Kyl4、Kyl65、Kyl70、TT5等,各地可因地制宜地选种。

2.农业防治

(1)培育无病壮苗  烟苗带病是引起大田烟株发病的主要原因之一。育苗前加强种子处理,可用1%硫酸铜或0.1%硝酸银液处理10分钟,清水冲洗干净后晾干播种。育苗时苗床土应选用非烟田土,施用腐熟的有机肥,采用配方施肥技术,培育壮苗,移栽时认真剔除病苗,防止带病烟苗移入大田。

(2)合理轮作  可以与玉米、高粱等禾本科作物及甘薯等进行2~3年轮作,有条件的地区可以进行水旱轮作。

(3)加强田间管理  合理施肥,氮、磷、钾肥的搭配比例以1:2:3为宜。多雨地区提倡高垄栽培,以利排水。雨季做到烟田不积水,防止串灌和雨水串流,以减少病菌在田间扩散传播。

(4)注意田间卫生  烟田施肥时,要施用腐熟的农家肥,防止带菌的粪肥施入大田。对田间的病株残体要集中销毁,减少田间菌源。

3.化学防治

(1)种子消毒  用1%硫酸铜溶液浸种10分钟或农用链霉素200微克/毫升浸种30分钟以杀死病菌,洗净后催芽播种。

(2)苗床防治  采用无病种子育苗。苗床发病后,应及时摘除病叶,并喷洒1:1:160倍波尔多液,移栽前再喷1次200微克/毫升农用链霉素或新植霉素。

(3)大田防治  烟苗移栽后的团棵期、旺长期以及烟株封顶后各喷1次200微克/毫升农用链霉素、新植霉素,或50%DT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DTM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共喷3〜4次。农用链霉素、新植霉素和DT等药剂需交替使用,以减缓野火病菌抗药性的产生。当烟田遭到暴风雨袭击后,要及时喷洒农用链霉素等药剂,以防止病原细菌从伤口侵入为害。 

来源:摘录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