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穗腐病也称为玉米穗粒腐病,是由多种病原菌侵染而引起的穗部病害的统称。20世纪80年代以来有加重发生的趋势,一般年份发病率10%〜20%,严重年份30%〜40%。对陕西省25个县釆集的570个病果穗的检查表明,重病穗(霉坏籽粒占果穗面积1/3以上)占35.6%。穗腐病的病原菌直接侵染果穗,在收获和贮藏期间引起籽粒霉烂,严重降低了食用价值,病籽粒带有病原菌产生的毒素,还可以引起人、畜中毒。对制种玉米的危害应特别受到重视,因为发生穗腐病的玉米种子萌发率剧降,还因种子带菌,而诱发严重的苗枯病。
引起玉米穗腐病的病原菌有30余种,常见的有串珠镰刀菌、禾谷鎌刀菌、青霉、曲霉、黑根霉、粉红单端抱等。各地都以串珠镰刀菌为优势种类,出现频率最高,其次是禾谷镰刀菌。
穗腐病病穗无光泽,部分籽粒或全部籽粒变色霉烂,苞叶也常被侵染,粘结在果穗上不易剥离。因病原菌不同,病穗和病粒上出现粉红色、红色、黄绿色、褐色或黑色的霉状物。
(1)串珠镰刀菌穗腐 由串珠镰刀菌Fusarium moniliforme Sheld 侵染所引起,最常见。多危害单个籽粒或局部果穗。由玉米螟或其他害虫取食造成的伤口侵入。受害籽粒顶部有粉红色或白色粉状物,籽粒间有白色絮状菌丝体(图1-78,图1 -79)。后期病粒果皮上出现粉白色条斑,易破碎。
图 1-78 串珠镰刀菌引起的穗腐(1)
图 1-79 串珠镰刀菌引起的穗腐(2)
(2)禾谷嫌刀菌穗腐 由禾谷鎌刀菌Fusarium graminearum Schw侵染引起,常见。玉米灌浆期开始发生,乳熟期至蜡熟期症状明显。多由果穗顶端开始发病,向基部发展,可波及大半个果穗,发病早的,果穗甚至可能全部烂掉。发病轻的,仅籽粒基部变红色,果穗表面正常;发病严重的,果穗发病部位布满紫红色霉层,籽粒上和籽粒间隙生有棉絮状红色或白色菌丝体(图1-80)。苞叶紧贴果穗,苞叶上可生出蓝黑色小粒点(病原菌的子囊壳)。
图 1-80 禾谷镰刀菌引起的腐霉
(3)黑孢霉穗腐 多由球黑孢Nigrospora sphaerica (Sacc.)M-son引起。果穗变软,病籽粒缢缩变色,易脱离穗轴。籽粒端部和穗轴上生蛛丝状灰色菌丝和点状黑色孢子团(图1-81)。
图 1-81 黑孢霉引起的腐霉
(4)粉红单端孢穗腐 由粉红单端孢Trichothecium roseum(Pers.)引起。果穗霉变部位的穗轴和籽粒上覆盖橙红色粉状物,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图1-82)。
图 1-82 粉红单端孢引起的腐霉
(5)青霉、曲霉穗腐 青霉穗腐由多种青霉(Penicillium spp.)引起,穗轴表面和籽粒之间生有浅绿色或蓝绿色霉状物(图1-83)。病籽粒苍白色,有条纹。曲霉穗腐由多种曲霉引起,其中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最常见。黑曲霉侵染产生的病果穗上和病籽粒上生有黑色粉状物。另外,还有些曲霉产生黄绿色粉状物。多数曲霉产生黄曲霉素等毒素。
图 1-83 粉红单端孢引起的穗腐
(6)枝抱霉穗腐 由草枝抱霉(Cladosporium herbarum)或其他种类引起,多由果穗基部开始发生,籽粒上和苞叶上生黑色霉状物(图1-84)。
图 1-84 枝孢霉引起的腐霉
此外,还有许多真菌可以引起玉米穗腐,其中包括灰霉(Botrytis,图1-85),根腐离螺孢(Bipolaris sorokiniana),黑根霉(Rhizopus nigricans),细链格孢(Alternaria tenuis)等。
图 1-85 灰霉引起的腐霉
本书专题介绍的玉米干腐病、圆斑病、黑束病等病害也危害穗粒,引起穗腐。干腐病多由果穗基部发病,向顶部发展,病籽粒上和籽粒间有白色菌丝体,籽粒上还密生黑色小粒点。圆斑病菌在果穗上产生黑色霉层。黑束病菌在籽粒果皮上产生白色辐射状条斑。
【发生规律】 病原菌以分生孢子或菌丝体在种子或病残体上 越冬,成为翌年的初侵染来源。分生孢子或菌丝体借风雨、机械、昆虫进行传播而引起发病,昆虫取食造成的伤口有利于病原菌侵入。
种子带菌和病残体带菌是串珠镰刀菌和禾谷镰刀菌的主要初侵染菌源。两菌最先侵染玉米根系,引起根腐,继而向茎基部扩展,发生茎腐病。少数串珠镰刀菌可通过玉米的维管束系统进入穗部,导致籽粒带菌,但当年并不表现典型穗腐症状。引起穗腐的病菌主要来自体外气传孢子。对空中孢子捕捉结果表明,空中孢子出现的高峰期与穗部侵染时期相吻合。
玉米吐丝期至成熟期降雨多,寡照高湿,穗腐病发生重。山地发病轻,平地和洼地发病重;壤土田块发病率较低,砂土和粘土田块发病较重。玉米螟和棉铃虫发生重的年份,穗腐病发生也重。
根霉、青霉、曲霉、黑孢霉、粉红单端孢、细链格孢等寄生性弱,发生场所夏杂,囷源多,主要是在玉米长势弱虫伤或机械伤口多、 收获和贮藏条件不良时发生。
【防治方法】 防治穗腐病要以选用抗病品种为基础,以农业防治措施为主导,辅以关键时期施药防虫。
(1)种植抗病品种 玉米品种对穗腐病有明显的抗病性差异,果穗,叶紧、不开裂的品种一般发病较轻。据接菌测定,高抗串珠镰刀囷穗腐的自交系有郑32、CN157、金皇59、BT、BT-1、沈137、 四一、P136、P138、488、Pa405、鲁原92、S22、SL2169、KB25等。
(2)农业防治 要适期早播,合理密植。感病品种的栽培密度不宜过大。玉米宜与矮棵作物搭配种植,以改善田间通风透光条件,降低湿度。要施足基肥,适时追肥,增施有机肥和钾肥,防止后期脱肥,促进早熟。在蜡熟前期或中期剥开荀叶瞭晒,可以改善果穗的透气性,抑制病菌繁殖生长。要做到早收获、早晾晒早脱粒充分晒干后人仓贮存。
(3)药剂防虫 生长期及时喷药防治玉米螟棉铃虫和其他虫害,减少伤口侵染的机会。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