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400-163-9892

51丰收网专业专注 农资经营数字化系统

从事农资经营管理20年,农资行业数字化转型我们更专业!

新闻中心
联系我们

联系人:周经理

手机:13971639892

邮箱:zxh@51fsw.com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东西湖区一清路富丽雅大厦5栋201

企业新闻

水稻主要害虫

作者:51丰收网点击:1919 发布时间:2016-07-04 08:18:38

水稻是我国栽培面积最大,总产量最多的粮食作物。水稻害虫种类复杂,自播种、狭苗期至成熟期,种、苗、根、茎、叶、花穗、谷粒均可受不同害虫危害。国内已知的水稻害虫

已达200多种,其中最主要的有20余种。如二化螟、三化螟、大螟分布广泛,稻飞虱连年频发,稻纵卷叶螟、稻水象甲等近几年也上升为主要害虫,这些害虫几乎每年均会造成严重为害。此外,稻叶蝉、稻瘿蚊、稻弄蝶、稻蝗、黏虫等在我国稻区也普遍发生,也会给农民造成很大的损失。 '

⑴ 二化螟 鳞翅目,螟蛾科。因各地气候不同,一年可发生1〜5代。以老熟幼虫在根茬或稻草中越冬。成虫羽化后当日即可交配,交配后l〜2d产卵。成虫多选择叶色浓绿,茎杆粗壮的稻株产卵。初孵幼虫常聚集于叶鞘内为害,造成枯鞘,幼虫稍大即分散蛀茎,水稻分蘗期出现枯心,抽穗期出现白穗,黄熟期出现虫伤株。为害水稻、茭白、玉米、粟、高粱、甘蔗等。

 ⑵ 三化螟 鳞翅目,螟蛾科。成虫昼伏夜出。多在傍晚羽化,性比常接近1:1,寿命平均约4d。有较强的趋光性。一般三化螟雌成虫在羽化当天即可产卵,生可产17块,每卵块含卵粒数因世代而不同,一般在40120粒间。卵块多产于叶片或叶鞘上,蚁螟孵化多在黎明和上午,多先爬向叶尖,吐丝随风飘荡到附近稻株,分散钻入稻株。从一卵块孵出的幼虫,都在附近稻株侵害而形成田间枯心团(群)或白穗群。幼虫取食叶鞘白嫩组织,穗苞内花粉、柱头及茎秆内壁,基本不吃含叶绿素部分,蛀入后大量取食前,必先在叶鞘和茎节间适当部位做"环状切断",把大部分维管束咬断,几天内就表现青枯或白穗等被害状。幼虫2龄后,般可转株危害13次。幼虫老熟后,移至稻株基部化蛹。只为害水稻或野生稻。

⑶稻纵卷叶螟 鳞翅目,螟蛾科。稻纵卷叶螟属远距离迁飞性害虫,成虫有趋光性,栖息趋荫蔽性和产卵趋嫩性,适温高湿、产卵量大,卵多单产,也有25粒产于一起。初孵幼虫多钻入心叶为害,2龄后则在叶上结苞为害。幼虫老熟后离开虫苞在稻丛基部黄叶及无效分蘖上结茧化蛹。多雨日及多露水的高湿天气有利于稻纵卷叶螟猖獗发生。以水稻为主,小麦、黍、甘蔗等亦偶尔受害;亦可取食游草、稗草、马唐、狗尾草等多种禾本科杂草。

⑷大螟 鳞翅目,螟蛾科。大螟分布较广,在我国中南部稻区都有发生,以南方各省的局部地区发生较多。幼虫在稻桩及其他寄主残株或杂草根际越冬,部分幼虫冬季继续为害甘蔗、小麦等。因越冬场所复杂,越冬幼虫化蛹、羽化有早有迟,各代发生期很不整齐,造成世代重叠,田间全年都有成虫出现。成虫昼伏夜出,趋光性虽不及二化螟、三化螟,但对黑光灯趋性较强。产卵部位多在叶鞘内侧,田边比田中产卵多,故边行受害重。初孵幼虫群集在叶鞘内为害,23龄后始分散蛀茎。头幼虫能为害45株水稻,老熟后在叶鞘间或'茎内化蛹。除为害水稻外,还为害玉米、高粱、甘蔗、小麦、粟、茭白、向日葵等作物,以及多种禾本科杂草。

⑸台湾稻螟 鳞翅目,螟蛾科。台湾稻螟在我国台湾、广东、广西以及福建中部以南地区都有发生。每年发生45个世代,世代重叠,以老熟幼虫在稻杆和稻桩内越冬,尤其在低湿稻田和有冬作物覆盖稻田的稻桩,越冬幼虫密度最大,而冬作小麦及蔗苗内亦有幼虫越冬。成虫昼伏夜出,有趋光性,怕高温干燥,喜阴凉潮湿环境。喜欢在粗杆、宽叶、浓绿的稻株上产卵。在狭苗及分蘗期,卵多产于叶片表面,在孕穗期多产于叶片背面,在灌浆至黄熟期,卵多产于无效分蘖的叶片上。初孵幼虫先集中为害叶鞘组织,再蛀入心叶和茎秆,造成枯鞘、枯心、白穗和虫伤株。幼虫喜湿润环境,被害株在被害处虽极潮湿甚至腐烂,但幼虫却喜藏身其中。幼虫有群聚性,初孵幼虫在一稻株上常有数头至数十头,以后才分散。一条幼虫一生可为害34株水稻。主要为害水稻,也为害甘蔗、玉米、高粱、粟等。

⑹褐飞虱 同翅目,飞虱科。稻褐飞虱食性单一,只能在水稻和普通野生稻上取食和繁殖后代。以成虫、若虫群集在稻丛基部吸食汁液,被害部呈现长形棕色斑,严重时下部茎秆变黑,全株枯死。为害严重时全田枯死似火烧状,颗粒无收。田间世代重叠。根据地区不同可发生112代。每年初次发生的虫源,主要是迁入。成虫趋光性强,卵多产在稻株下部叶鞘及嫩茎组织内。短翅型寿命较长,产卵历期长,卵量大,繁殖力比长翅型强。夏季温暖多湿食料丰富时,若短翅型大量出现,就意味着该虫即将会暴发成灾。虫害发生时多从稻田中间点片发生,向田边蔓延。插植过密,氮肥过多,稻株贪青柔软,受害往往严重。为害水稻和普通野生稻。,

⑺白背飞虱 同翅目,飞虱科。长翅型迁入稻田后,最初在稻丛基部繁殖为害,繁殖12代后,产生短翅型,数量剧增。由于大量吸食稻株汁液以及产卵时所造成的伤痕,可造成稻株基部茎秆枯黄倒伏,子粒不实,甚至引起严重减产。主要为害水稻,也取食麦类、甘蔗、粟及游草、看麦娘、稗草等禾本科作物和杂草。

⑻灰飞虱 同翅目,飞虱科。成虫和若虫常群集于稻株下部刺吸汁液,严重时造成杆枯倒伏。同时还可传播多种病毒病。除为害水稻外,还为害大麦、小麦、玉米等禾本科植物。 逸

⑼稻螟蛉 鳞翅目,夜蛾科。以蛹在田间稻丛和杂草叶苞中越冬。成虫趋光性很强,喜选择叶色浓绿的稻株产卵。卵多产于稻叶中部,每个卵块有卵3〜10粒,成1行或多行排列,亦有个别单产的。初孵幼虫取食叶肉,3龄后则食成缺刻,幼虫具假死习性,受惊坠落水面。幼虫老熟后,用一健叶弯折成粽子形的虫苞,并将其咬断,使虫苞飘落到水面,在虫苞内结茧化蛹。除水稻外,还为害高粱、玉米、甘蔗、粟、茭白等禾本科植物。

⑽稻瘿蚊 双翅目,癭蚊科。幼虫吸食水稻生长点汁液,致受害稻苗基部膨大,随后心叶停止生长且由叶鞘部伸长形成淡绿色中空的葱管,葱管向外伸形成"标葱"。水稻从秩苗到幼穗形成期均可受害,受害重的不能抽穗,几乎都形成"标葱"或扭曲不能结实。成虫羽化的当晚即交配,雄虫多次交配,雌虫仅1次,卵散产在近水面嫩叶上,雌虫有趋光性。初孵幼虫借叶上湿润的露水下移,从叶鞘间隙或叶舌边缘侵入,开始为害生长点,生长点受害后心叶停止生长,叶鞘伸长成管状,即"标葱"出现。喜潮湿不耐干旱,气温25〜29°C,相对湿度高于80%,多雨利其发生。年发生6〜13代,以幼虫在田边、沟边等处的游草、再生稻、李氏禾等杂草上越冬。从第二代起世代重叠,很难分清代数,但各代成虫盛发期较明显。一般1、 2代数量少,3代后数量增加,7〜10月,中稻、单季晚稻、双季晚稻的秩田和本田很易遭到严重为害。为害水稻、野生稻、游草等。

⑾稻水象甲 鞘翅目,象甲科。在北讳35°以北地区一年发生1代;以南地区发生2 代;北纬30°左右发生3代。以成虫在稻草、稻茬、稻田四周的禾本科杂草、田埂土中等处滞育越冬。水稻插秩后迁入稻田为害。卵产于叶鞘水淹以下部位。幼虫在根内(低龄)和根外(高龄)为害根系。有群集为害习性。羽化的新成虫啃食稻叶呈细白条状,夏末秋初开始向越冬场所转移。成虫可孤雌生殖,有较强的趋光性和飞翔能力,亦可游泳和潜水。成虫可取食86种植物,幼虫可取食22种植物,以禾本科为主,特别是水稻、稗草;此外,尚可取食莎草科、鸭跖草科、灯心草科和泽泻科的一些杂草。

⑿稻根叶甲 鞘翅目,叶甲科。一年发生1代,以未成熟幼虫在积水田土内越冬。春季上升至土面,为害水稻幼苗和杂草根部,以幼虫尾钩插入稻根中呼吸空气。由于根部受损,致使水稻生长衰弱减产,严重者全株枯死。幼虫老熟后在根部附近化蛹,蛹期约15d。成虫活泼,趋光性不强,喜食眼子菜,并于其叶背面产卵。在丘陵山区冷水田、低洼积水田以及水草孳生,特别是有眼子菜的水田,常发生此虫。主要为害水稻,此外有稗、游草、莲、鸭舌草、眼子菜等。

⒀稻象甲 鞘翅目,象甲科。一年发生1〜2代,一般单季稻区1代,双季稻或单、双季稻混栽区发生2代。多数以成虫在稻桩周围土缝中越冬,也有的在田埂、沟边草丛松土中越冬,少数以幼虫在稻桩附近土下越冬。成虫有趋光性和假死性,善游水和攀登。成虫咬食稻苗茎叶,被害轻的,新叶抽出后有横排小孔,重的叶片折断,漂浮水面。卵产于稻株近水面3cm左右处。幼虫孵出后先在叶鞘内稍行取食后即钻入土中,取食水稻的幼嫩须根,致使叶尖发黄,生长不良,严重时不能抽穗或造成秕谷。主害水稻,也可取食麦类、玉米、稗草、李氏禾、看麦娘等禾本科植物及油菜、甘蓝、瓜类、棉花等。

⒁稻负泥虫 鞘翅目,叶甲科。全国各地均一年发生1代,以成虫在稻田附近向阳山坡的树木杂草根际、石块下越冬。春季越冬,成虫最初在水沟杂草上栖息、取食,继而转移至秩田为害,插狭后扩展到本田。成虫寿命长,越冬代成虫尚未全部死亡,新一代成虫即可出现。除水稻外,还为害粟、黍、麦类、玉米、芦苇及茭白等。

⒂稻潜叶蝇(大麦水蝇)双翅目,水蝇科。在我国东北一年发生4〜5代,以成虫在水沟边杂草上越冬,春季可先在田边杂草中繁殖1代。待秩田揭膜后,第1代成虫即可在秩田稻叶上产卵。在田水深灌的情况下,卵散产于下垂或平伏水面的叶片尖部,因此深灌或秧苗生长纤弱时受害较重。水稻狭田揭膜开始至插秩缓苗期,是主要为害时期。发生严重时一片叶上有虫45头,致使全叶变成枯黄、腐烂,甚至全株枯死。水稻缓苗后已发育健壮,则不再遭受为害,又转至杂草中繁殖。除水稻外,还可取食某些禾本科杂草。

⒃周斑水虻 双翅目,水虻科。目前尚无报道。据观察,56月水稻插秩前后,幼虫常群集于稻苗上,在茎基部为害,使茎基部折断或腐烂。羽化后,成虫喜栖息于稻苗上或稻田附近的豆地里。生活史不详。此虫为近年来在水稻上新发现的害虫。

⒄隐脉水虻 双翅目,水虻科。目前尚无报道。据观察:在57月水稻自插秩后至分孽期,幼虫常群集于稻苗基部为害,使茎基部腐烂、折断,引起稻苗枯死或影响生长,幼虫长成后在水中或污泥中化蛹,有时漂浮于水面。羽化后,成虫喜栖息于稻苗上或附近豆地。生活史不详。为害水稻,此虫为近年来在水稻上新发现的害虫。

中纹大蚊 双翅目,大蚊科。在我国东北一年发生1代,以卵在土中越冬。4月开始孵化,幼虫于56月为害,8月底开始化蛹,9月底羽化成虫,傍晚在稻田交配、产卵,以卵越冬。为害水稻、禾本科喜湿植物。

⒆中华稻蝗 直翅目,蝗科。在我国一年发生12代。长江以北1代,以卵块在田埂及稻田附近土中越冬,若虫最初在稻田池埂周围咬食水稻及杂草叶片,待发育至成虫后,食量增大并咬食稻穗、稻粒。成虫羽化后14〜40d交配,交配后10〜40d产卵。为害水稻、玉米、高粱、麦类、甘蔗等。

 

 

 

 


推荐新闻
解决方案
在线客服
联系方式

热线电话

400-163-9892

上班时间

周一至周五 9:00-17:00

公司电话

027-83251519

二维码
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