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大棚新技术 收入翻了番
提起山东省的寿光蔬菜和寿光菜农,那得翘大拇指。该市文家街道桑家营子村就是个20多年的设施蔬菜种植专业村,也是远近文明的富裕村。6月29日,记者再次来到这里,发现这里的菜农“更牛气了”。
“你看,这是水肥一体化设备,这是黄蓝板,这是杀虫灯,这是自动放风机……”在菜农桑龙海的大棚里,桑龙海与记者边走边说,“自打去年9月份用上了这个新大棚,自动放风机、卷帘机以及喷淋设备等,让咱管理大棚更轻松了。土壤改良、配方施肥、水肥一体、绿色防控等标准化种植技术,让咱投入少了,蔬菜质量更高了。”
桑龙海夫妇种植大棚茄子20多年,原先两口子管理两个旧大棚,遇到的问题越来越多。“主要就是连续多年种同一种作物,加上以前化肥用得多,土壤板结越来越厉害,根线虫病等病虫害也越来越重。特别是瓜类、茄果类等,受害最重,有的大棚甚至因此而绝收。”桑龙海说。
去年,寿光为破解多年设施蔬菜种植积累的问题,提出实施蔬菜产业“二次创业”,推进了“旧棚改新棚”工程。“这是破解设施蔬菜产业现阶段发展瓶颈的根本出路。”桑家营子村村委会主任桑相德说。
原先,桑家营子村村里900亩耕地,被划分为340个蔬菜大棚。2015年,经过全村动员后,村集体统一规划,流转土地,340个旧式大棚全部被改造为160个新式大棚。
桑相德介绍,新大棚普遍长150米、宽16到18米、高7.5米以上,比旧大棚增加种植面积约80%。“这样的大棚,棚体大,采光好,提温快,保温好,减少病虫害。并且,棚内面积扩大,自动化程度和科技含量提高,省工省力。”桑相德说。
寿光市植保站站长巩玉升介绍,推进“旧棚改新棚”后,寿光又通过财政奖补等方式,推广了“沃土”工程、土壤改良、配方施肥、水肥一体化、绿色植保等一整套的绿色标准化生产技术。这些技术,目前在桑龙海的大棚都用上了。
用了一年,桑龙海也有数了:一年来,化肥主要使用配方肥、水溶肥和有机肥,用量比以前减少60%,投入减少约4000元;新棚病虫害都是以预防为主,农药使用的很少,投入减少约90%;新棚管理水平更高,种植茄子亩均增产约30%;生物肥使用得当,病虫害少了,茄子长出来又黑又亮,卖相好,售价也更高了。
“而且,由于新大棚自动化水平高,管理用工减少了一半。以前,我们两口子管理两个旧棚,很累,年收入也就10万元。去年换了新棚后,两口子管理一个棚,很轻松,年收入还达到了20万元。”桑龙海笑着说。
|来源:中国农业新闻网-农民日报
- 上一篇:2015年我国化学农药总产量同比下滑0.5%。
- 下一篇:如何组建专业的打药队伍
-
2016-07-20 17:06:26社区化农资电商-是农资+互联网
-
2016-07-20 17:15:38基层农资零售商转型方向何在?
-
2016-07-21 15:08:00如何组建专业的打药队伍
-
2016-07-25 10:05:41关于我国农业政策的十三个观点
-
2016-07-30 00:19:37如何做农业电商
-
2016-07-31 02:07:32盘点农资电商的几种典型模式与玩法
-
{pboot:list scode=2 num=6 order=random}
-
[list:title]
{/pboot:list}